1. 首頁 > 臨床研究

3000枚臨床使用針灸針腐蝕現象的研究

日期:2017.06.21 人氣:50

 張大同 沈瑾 

[關鍵詞]針刺;電針;電化學;穴位研究;針刺效應物質;

[中圖分類號] R-33 [文獻標識碼] A


[摘要] 目的認知針灸針在臨床使用中存在著符合電化學原理的腐蝕現象。方法  將3600枚針灸針隨機分成實驗組(3000枚)和對照組(600枚),在一年中實驗組的3000枚針灸針反復滅菌使用,對照組600枚針灸針也隨實驗組一起反復滅菌但不使用,其間由目測挑選出具有可見腐蝕斑的針灸針(數據采用x2檢驗處理,P<0.05有統計學意義),再選典型腐蝕的針灸針用電子顯微鏡放大拍攝分析。 結果  目測出實驗組腐蝕針259枚(電子顯微鏡:腐蝕針灸針表面呈現部分較嚴重腐蝕缺損區域),而對照組目測腐蝕針為0枚;實驗組與對照組比較,P<0.05差異有顯著意義。結論  針刺穴位組織會使針體產生腐蝕,該腐蝕現象符合電化學腐蝕原理。

我們在臨床上經常會遇到一些患者經長期反復針刺的那個穴位組織會產生青褐色的針刺痕跡,探究產生青褐色針刺痕跡的原因,了解電化學腐蝕原電池的機理,研究認知針灸針在臨床使用中存在著符合電化學原理的腐蝕現象,有利于揭示針刺電化學效應機制,本研究就是從電化學效應入手,研究臨床使用針灸針所存在的腐蝕現象,旨在證實:針刺穴位組織會使針灸針產生腐蝕,該腐蝕現象應該符合電化學腐蝕原理的科學規律。

 


1 實驗

1.1器材儀器 0.25㎜×40㎜不銹鋼針灸針3600枚、MODEL G6805-H電針儀、EnglishCambrdgeS206電子顯微鏡。

1.2實驗對象 隨機就診的臨床各類患者。

1.3實驗方法 將3600枚針灸針分成實驗組(3000枚)以及對照組(600枚)。實驗組的3000枚針灸針,在治療中可根據隨機就診的臨床各類患者的治療需要選擇用或不用G6805電針儀,每次用后經高壓滅菌消毒后再用,每周兩次(一年共104次);對照組600枚針灸針也經每周兩次反復高壓滅菌消毒(共104次),但不供臨床針刺使用;其間上述兩組針具都每季檢查一次,挑揀出具有腐蝕斑點的針灸針,予以記錄、經統計學處理,再選典型腐蝕的針灸針用電子顯微鏡放大拍攝以供分析。再選(經反復針刺)患者穴位組織有典型青褐色針刺痕跡的拍照,以供分析參考。

1.4統計學分析 實驗數據采用x2檢驗處理,P<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所用3000支針灸針,經目測檢查共獲得帶有腐蝕斑點的針灸針259支。總體來看這259支針灸針其斑點分布的特點:聚集的、不規則的塊狀、條紋狀形態;其中172支針灸針(約66.41%)集中在針尖附近,而其它87支針灸針(約33.59%)的斑點分布散在或偏離針尖、或上下均有。

表1、實驗組不銹鋼針灸針目測腐蝕率發生分析表

時間(月數) 腐蝕針數 未腐蝕針數 分析總針數 腐蝕百分率% 

1~3 0 3000 3000 0 

4~6

7~9 19

51 2981

2930 3000

2981 0.63

1.71 

10~12 189 2741 2930 6.45 

總計 259 2741 3000 8.63

表2、實驗組與對照組目測不銹鋼針灸針腐蝕率的比較

時間(月數) 腐蝕針數 未腐蝕針數 分析總針數 腐蝕百分率(%) 

實驗組 259(8.63) 2741(91.37) 3000 8.63 

對照組 0 (0) 600 (100) 600 0 

總計 259 3341 3600 7.19

x2=55.81562406 與對照組比較:P<0.05

典型針具腐蝕電子顯微鏡照片:

圖1 放大50倍腐蝕針灸針針體的電子顯微鏡照片

圖2 放大100倍腐蝕針灸針針體前端的電子顯微鏡照片

圖3 放大1000倍腐蝕針灸針針尖局部的電子顯微鏡照片

3 討 論 

實驗顯示:實驗組那些經反復滅菌消毒用于人體的針灸針會產生部分明顯的可見腐蝕痕跡;而對照組的那些雖經反復滅菌消毒但未用于人體的針灸針卻不會發現腐蝕痕跡。這是由于不銹鋼針在高壓蒸氣消毒滅菌、及待用過程中,不具有氯化、硫化等被腐蝕物質腐蝕的客觀環境條件;而在人體電解質溶液中卻存在多種氯化物、生物離子、大分子、氨基酸、金屬蛋白、核酸絡合物、金屬酶、輔酶等腐蝕環境;顯然,針具在反復針刺中發生了腐蝕的事實完全符合微觀電池電化學腐蝕效應(如腐蝕原電池的陰極過程“從陽極遷移過來的電子被電解質溶液中能吸收電子的物質D接受”、微電池陽極反應的陽極過程“金屬溶解,以離子形式遷移到溶液中同時把當量電子留在金屬上”)的基本科學規律[1、2、3、4、5]。

而一年中目測的腐蝕率僅達到8.63%恰恰說明了:整個實驗的腐蝕過程相當緩慢,形成腐蝕的條件又比較多,故只有當部分腐蝕達到相當程度、相應條件時,腐蝕才會具有目測性。反復針刺患者的青褐色針刺痕跡也表示了該種可能存在。



參 考 文 獻

[1] 楊宏秀,傅希賢等.大學化學.天津大學出版社,2001:106~108.

[2] 孫秋霞,材料腐蝕與防護.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01:34~59;84~88;101~103.

[3] 張大同,不同材質針灸針的電化學實驗.上海針灸雜志,2003.22(5):33-34.

[4] 張大同,沈瑾.針刺電化學效應的相關實驗及啟示性結論.中華醫學實踐雜志,2006.5(8):858-860.

[5] 張大同,張超倫,陸建軍.一種電化學針灸毫針及皮內針的多頭表面特性差異裝置.發明專利公報,2006.22(35):32

 


 


上一頁:針刺實驗兔穴位組織的原始效應物質初探

下一頁:撳針配合運動療法治療落枕的臨床意義


你覺得這篇文章怎么樣?

0

標簽:
相關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18禁| 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无码专区| 亚洲色在线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亚州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久久久91人妻无码精品蜜桃HD| 久久精品九九热无码免贵|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 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观看不卡|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 久久无码无码久久综合综合| 无码喷水一区二区浪潮AV| 亚洲av无码专区青青草原|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址| 一本加勒比HEZYO无码人妻| 无码专区永久免费AV网站| 日韩精品专区AV无码| 人妻丰满熟妞av无码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18禁|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在线观看 |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无码AV永久免费网|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 亚洲的天堂av无码|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免费| 中文字幕av无码不卡免费| 天堂Aⅴ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夜夜高潮夜夜爽无码|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 | 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永不| 亚洲AV无码久久寂寞少妇|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欧洲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777爽死你无码免费看一二区| 免费A级毛片无码专区| 在人线av无码免费高潮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