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撳針作為一種新型的皮內針療法,在臨床應用中取得了顯著進展。這種療法源于中國傳統醫學的針灸理論,具有“淺刺、安全、無痛”等特點,廣泛應用于多種疾病的治療。
撳針的主要臨床應用領域
撳針在治療內科疾病方面表現出色,如神經根型頸椎病、失眠等。研究表明,撳針聯合毫針刺法可以明顯改善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癥狀,并且療效優于單獨使用毫針。此外,撳針對圍絕經期失眠患者也顯示出良好的療效,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癥狀。在骨科領域,撳針被用于治療各種慢性疼痛性疾病,如膝骨性關節炎和肱骨外上髁炎。研究發現,撳針能顯著減輕患者的疼痛感,并提高生活質量。
撳針在五官科的應用也非常廣泛,特別是在治療耳穴相關疾病方面效果顯著。例如,通過耳穴埋針可以有效治療海洛因脫毒期神經性頭痛、痛經等疾病。對于某些皮膚病,如濕疹、牛皮癬等,撳針療法同樣顯示出良好的療效。其便捷性和低副作用使其成為一種有效的輔助治療方法。
在婦產科,撳針被用于人工流產術中的鎮痛。研究顯示,撳針聯合利多卡因宮頸注射能有效擴張宮頸口,減輕患者術中疼痛。撳針還被用于治療功能性頸肩痛、癌性疼痛等其他多種疾病。研究結果表明,撳針埋針治療功能性頸肩痛患者具有積極效果,臨床療效優于普通針刺。
撳針的作用機制與優勢
撳針通過將針體撳入皮下并長時間固定,利用持續刺激達到治療效果。其主要優勢包括:
方便快捷:操作簡單,患者痛苦小,易于接受。
長效持久:由于長時間的持續刺激,能夠增強針刺效應,延長治療時間。
安全性高:由于針體較短且埋藏于皮內,減少了感染風險和其他并發癥的發生。